四川井研王村鎮:高標準農田筑基 “四好農村路”架橋 繪就鄉村振興藍圖
近日,走進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王村鎮,在廣袤的沃野平疇間,一條條嶄新平整的“四好農村路”如銀色絲帶蜿蜒穿梭,與連片成方的高標準農田相互交織,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嶄新圖景。
近年來,王村鎮深入踐行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將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度融合。截至2024年底,王村鎮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.03萬畝,高標準建改面積占比高達68.86%,成功實現從“糧田”到“良田”“糧倉”的華麗蝶變。與此同時,全鎮農村公路建設成績斐然,通車里程達936.34公里,其中農村公路766.82公里,等級公路比例、列養率及公路橋梁一二三類占比均達100%,真正讓“四好農村路”成為連接田間地頭、助力村民致富的堅實紐帶。
王村鎮集體村新建油砂路
聚焦產業升級,筑牢穩產保供“根基路”
在集體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田成方、渠相連、路相通的現代化農田與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相映成趣,構成一幅和諧的現代農業發展畫面。“道路修通后,大型收割機、無人機能直接開到田間作業,生產效率提高了好幾倍!”井研縣五農幸福之家糧油種植家庭農場有關負責人難掩興奮。
王村鎮緊扣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契機,實施“交通+農田+產業”融合發展模式,累計建成900余公里產業路,暢通了高標準農田、農產品加工區、冷鏈倉儲點間的“毛細血管”。同時,投入1.8億元完善農田基礎設施,新建機耕道、灌溉渠系等配套工程,將零散耕地串聯成片,實現規模化、集約化發展。
隨著“交通+農業”深度融合,全鎮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,糧食畝均產量增長超30%,成功實現“小田變大田、低產變高產”的跨越。一條條暢通的農村公路,不僅連通了田間地頭,更鋪就了穩產保供的堅實道路。
王村鎮集體村高標準農田
聚焦民生福祉,鋪就便民惠民“幸福路”
“以前去田里干活,三輪車在坑洼路上顛簸,種子、化肥撒得到處都是,現在水泥路直通田埂,農機開進開出又快又穩!”集體村種糧大戶喬幸福滿臉喜悅。
“四好農村路”的延伸,不僅極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,更徹底打通了農田生產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五農村,村民們對此深有感觸:“過去糧食豐收了,卻愁運不出去。現在好了,貨車能直接開到田邊裝糧,新鮮糧食很快就能運往市場,價格比以前高出不少。”
道路的蛻變,正悄然改變著村民的生產生活。近五年,王村鎮累計投入2.9億元,打通“斷頭路”217公里、拓寬瓶頸路165公里,新建及硬化生產道路382公里,農村客運實現村組全覆蓋,真正實現了“出門水泥路,抬腳上車廂”的便捷出行愿景,實實在在的幸福感隨著平坦道路延伸到家家戶戶。
王村鎮集體村高標準農田
聚焦鄉村振興,激活強村富民“振興路”
如今的王村鎮,“四好農村路”與高標準農田相互支撐、協同發力。
2024年秋收時節,王村鎮交出亮眼答卷。通過織密農村公路運輸網絡,與郵政、快遞等物流企業深度合作,暢通農產品“出村進城”通道,實現高效配送,直接帶動農民增收。村集體經濟發展也駛入快車道,五農村依托道路資源,為種植業主提供道路維護、農機服務等多元化服務,每年集體收入增加20400元,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。農村道路建設持續發力,王村大橋至馬踏鎮清河村段幸福美麗鄉村路工程進展順利。這條全長8公里、總投資500萬元的道路,作為南部糧油環線交通走廊的關鍵紐帶,自開工以來高效推進,目前橋梁工程、路基換填、平整及擋墻施工已全面完成。待建成后,6米寬的路面將配備完善的排水系統和路燈設施,進一步提升通行安全與運輸效率,為鄉村產業發展架起堅實橋梁。
“我們將持續推進‘四好農村路’提質升級,推動高標準農田全域覆蓋。”王村鎮有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將深化“建、管、養、運”一體化發展模式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“王村力量”,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。(供稿:王村鎮政府 周田雨 李鳳)